首页 大同网络公关文章正文

大同网络营销公关及品牌策划公司谈谈之“一阴一阳谓之道”的方法论

大同网络公关 2022年10月28日 20:14 641 访客
洽谈合作:陈经理 182 1766 8777 联系微信:cqiup7

在企业品牌及产品运营过程中,要有一定的企业经营之道。有道了,在战略上、在战术上以及方法论上,就占据优势。

学会阴阳结合、正反互立、多维思考问题及现象,在企业运营中,能够规避一些问题。即使碰到一些问题,也能找到有效方案予以解决。

详细阐述如下加以介绍。


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何谓道?《系辞上》说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道是相对于器而言的,器即具体的器物。器是具体的、形而下的、可以指明的,道则是抽象的、形而上的、不可以具体指明的。道就是道理,并非简单的指规则。老子说: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”可道之道并非常道,常道不可道,不可明言,只可体悟。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是《周易》思想的根本。这一根本思想,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含义。

网站seo优化.jpg

第一,世间的一切事物,都可简单地分为两个方面,一是阴,一是阳。乾是阳,坤是阴;天是阳,地是阴;日是阳,月是阴;昼是阳,夜是阴;南是阳,北是阴;上是阳,下是阴;明是阳,幽是阴;暑是阳,寒是阴;健是阳,顺是阴;刚是阳,柔是阴;男是阳,女是阴;贵是阳,贱是阴。有阴才有阳,阴与阳是一一相对的。
第二,某一事物的基本性质可以是阴、是阳,但阴并不是纯粹的阴,阳也不是纯粹的阳,阴中又分为阴阳,阳中又分为阴阳,阴中又有一阴一阳,阳中又有一阳一阴。如由太极到八卦的演化序列中,由太极而分化为阳与阴(两仪),由阳进而分化为太阳与少阴,由阴进而分化为太阴与少阳(四象),而非由阳分化为太阳与少阳,由阴分化为太阴与少阴。这表明,阳并不是纯阳,阳中本来就包含有阴,否则怎么可能由阳生出少阴;阴也并不是纯阴,阴中本来就包含有阳,否则怎么可能由阴生出少阳。进而,由四象而演化为八卦。
其中由太阳而分化为乾与兑,由太阴而分化为坤与艮,由少阴而分化为震与离,由少阳而分化为巽与坎。由四象到八卦的演化,每一象都化出一阴一阳。太阳:乾为阳,兑为阴;太阴:艮为阳,坤为阴;少阴:震为阳,离为阴;少阳:坎为阳,巽为阴。就八卦而言,乾、震、坎、艮为阳,坤、巽、离、兑为阴。除乾、坤为阴阳的化身而纯阳、纯阴外,其余六卦中,震、坎、艮虽为阳,但包含着阴,都是二阴爻一阳爻;巽、离、兑虽为阴,但包含着阳,都是二阳爻一阴爻。再如人类,男为阳,女为阴,但男中又有阴阳,女中又有阴阳。男之身体有上下,上为阳,下为阴。女之身体也有上下,同样上为阳,下为阴。上下之体又分左右,左为阳,右为阴。总之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这是《周易》关于整个世界的基本认识。
第三,阴阳两种因素、两种势力并不是静止不动的,而是此消彼长、流动往复的。六十四卦由阴爻与阳爻两种符号构成,阴爻、阳爻的不同变化,引起卦象的不同变化。阳爻为阴爻所变,成为阴爻,称作消;阴爻为阳爻所变,成为阳爻,称作息。《系辞上》曰:“刚柔相推而生变化。”六十四卦中,有十二消息卦,也称十二辟卦,清楚地说明了阴阳的此消彼长,表现了阴阳的消息。复、临、泰、大壮、夬、乾,由复卦到乾卦,阳气节节上升,是为阳变阴,为息;姤、遁、否、观、剥、坤,由姤卦到坤卦,阴气节节上升,是为阴变阳,为消。乾是阳之至,而乾之后是姤,阴开始上升;坤是阴之至,而坤之后是复,阳开始上升。阴阳的此消彼长,引起卦象的变化,也引起四季物候的变化,所以十二消息卦又与一年十二个月一一相配。
第四,阴阳两种力量并不是彼此对抗的。当阳的势力增强时,阴的势力就会处于退缩;当阴的势力增强时,阳的势力就会处于退缩。阴阳理论与现代力学理论不同,现代力学理论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、方向相反。而《周易》阴阳理论不是对抗的理论,阳的势力增强,阴的势力随之退缩;阴的势力增强,阳的势力随之退缩。春季,阳气上升,阴气下降,至夏,阳气盛而阴气衰;秋季,阴气上升,阳气下降,至冬,阴气盛而阳气衰。由此而形成一年四季。《系辞下》曰:“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寒往则暑来,暑往则寒来,寒暑相推而岁成焉。”正因为阴阳的此消彼长,才可以形成一个整体,才可以形成一个稳固的态势。否则,阴阳处于对抗状态,一定使事物土崩瓦解。
第五,阴阳两种势力并不是各自独立、独行的,而是一定要和对方发生交互感应。阳如果只是阳而不与阴发生关系,阴如果只是阴而不与阳发生关系,那么,阳永远只是阳,阴永远只是阴,阴与阳永远处于分离状态。阴与阳总是处于分离状态,就不会发生交互感应。没有交互感应,世界上什么也不可能发生。卦由爻而成,而爻之所以称作爻,其本义即是交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爻,交也。”爻即是交,即阴与阳的相交。由交而有感,由感而有应。泰卦乾下坤上,天气上升,地气下降,二气相交。因为相交,而有泰。《象传》解释泰卦曰:“天地交,泰。”《彖传》解释泰卦曰:“天地交,而万物通也;上下交,而其志同也。”因为在泰卦中,乾坤相交、天地相交、上下相交,所以“泰”。否卦下坤上乾,天气上升,地气下降,二气不相交。因为不相交,而有否。《象传》解释否卦曰:“天地不交,否。”《彖传》解释否卦曰:“天地不交,而万物不通也;上下不交,而天下无邦也。”因为在否卦中,乾坤不相交、天地不相交、上下不相交,所以“否”。阴与阳的交互感应,是事物生发的基础和前提,没有这一基础和前提,阴与阳总是处于分离状态,世界将永远是一个死寂的世界,一切都不会发生。
第六,阴阳的交互感应促进了新事物的产生,促进了事物的运动、变化与发展。《系辞下》曰:“天地絪缊,万物化醇。男女构精,万物化生。” 絪缊,即阴阳二气的交融、交合。因为有阴阳的相交,所以才有相互的感应,而相互感应,是事物生发的起点。咸卦之卦辞曰:“亨,利贞,取女吉。”咸卦为何亨而利贞?《彖传》解释说:“咸,感也。柔上而刚下,二气感应以相与,止而说,男下女,是以亨利贞,取女吉也。天地感而万物化生,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;观其所感,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!”因为二气感应,所以亨利贞;因为天地感应,所以万物化生;因为圣人感人心,所以天下和平。感是发动者,应是受动者,有感而有应。应是阴与阳异性间的相互吸引与回应。有应,才吉;无应,则不吉。无妄卦下震上乾,其卦辞曰:“元亨利贞。”此卦何以吉?《彖传》解释无妄卦曰:“动而健,刚中而应,大亨以正,天之命也。”无妄卦第二爻为阴爻,为阴位得阴爻,是为得位。其第五爻为阳爻,为阳位得阳爻,是为得位。而第五爻与第二爻相应,是为“刚中而应”,是以大吉。升卦下巽上坤,其第二爻为阳爻,阴位得阳爻,为不得位;其第五爻为阴爻,阳位得阴爻,为不得位。两关键位均不得位,但升卦之卦辞曰:“元亨,利见大人。”何以如此?关键在于其有应。《彖传》解释升卦曰:“巽而顺,刚中而应,是以大亨。”因为第二爻与第五爻阴阳相应,因为六五得到了九二有力的回应与支持,“是以大亨”。由交而有感,有感而有应,有应而有动,有动而有变,有变而有通,有通而有久,有久而有泰。《象传》解释泰卦曰:“天地交,泰。”由交而泰,是一个序列的过程,这一过程包含许多环节,而其前提和基础,是交。有交,才会泰。有事物之间的交互感应,才有事物的生发、运动与发展。
第七,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,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,阳极而为阴,阴极而为阳,静极复动,动极复静。在《周易》筮法中,6为老阴,7为少阳,8为少阴,9为老阳。7和8因为是少阳与少阴,其发展前景分别是老阳和老阴,所以是真正的阳与阴,为不变之爻。而6和9为老阴与老阳,为阴阳之极限,其发展前景是少阳和少阴,故为变爻。《周易》的发展顺序是:7-9-8-6-7,亦即少阳-老阳-少阴-老阴-少阳。乾是阳之极,其后必是姤,坤是阴之极,其后必是复,事物发展到它的顶峰,必然会向下发展,这是《周易》所揭示并确定的基本规则。《彖传》解释丰卦曰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。”《系辞下》曰:“易,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阳极而阴,阴极而阳,阴与阳互为其根,这与老子所讲的“反者道之动”,是完全一致的。
程颐说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,道非阴阳也,所以一阴一阳,道也。”(《程氏遗书》卷三)又说:“离了阴阳更无道,所以阴阳者,是道也。阴阳,气也。气是形而下者,道是形而上者。”(《程氏遗书》卷十五) 阴阳本身并不是道,阴阳的变化也不是道,阴阳变化的秩序性、规律性也不是道,道是通过阴阳如此变化、如此变化所呈现出的秩序所表现出来的道理。
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意思非常丰富,一般人很难对其全面把握,故曰: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,百姓日用而不知。”见仁见智者只是领会到其中的局部,故会有这样那样不同的理解,百姓每天遵照此道行事,但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。然道理本来是明摆着的,它不是人制定的,却是人应当遵行的。


-->
商羊文化 工信部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23316号-1 公安备案号: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448号 电话182176687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