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
2024-11-13 73365
有人说:“它会是湾区的最大黑马。”但令人想不通的是,它明明有着最鲜明浓郁的五邑文化、华侨文化,却活成了珠三角城市里的小透明,鲜少有人提及。不过本地人对此好像并不在意,昨日的辉煌如过眼云烟,他们已经拥有了最舒服的生活。
“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流去的时候,我还回过头去看留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。我有一点的留恋的心情。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。‘鸟的天堂’的确是鸟的天堂啊!”
多少人对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,是来自巴金这篇《鸟的天堂》。
△小鸟天堂
短短几句,便勾勒出南国水乡的形象:榕树、河流、船、鸟。但这些,不过是这座城市极其渺小的一部分,常年的沉默寡言,让许多人都不曾了解:
这里是“中国第一侨乡”,这里盛产院士、香港明星和碉楼,这里是“喜茶”的发源地,这里的风土人情实在让人难以离开。
没错,这里就是广东江门。
△广东江门 / 图虫
就广东范围来说,江门实在太低调了,十足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小透明。但走遍湾区城市以来,给老艺术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,偏就是这座无名小城——
它实在太令人舒服了。
△江门,最令人舒服的湾区城市 / 图虫
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,江门明明只算得上是班里的中等生,普普通通,丝毫不如广深佛等城市优秀,但它毫不尖锐,自成一体,偏酝酿出一股酥麻、愉悦的城市气质。
只要到过江门的人,都能体会到这种“精神高潮”。懂它的人自然懂,这是一座“说不出哪里好,但浑身都是宝”的城市。
在外人看来,江门确实很“散”。三区四县五邑,让每个江门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都逃不过被问一句:“你是江门哪里人?”
其实要分清一点也不难:三区是指“蓬江区”“江海区”“新会区”;四个县级市是指鹤山、台山、开平、恩平;旧称的“五邑”,是指新会、鹤山、台山、开平、恩平这五个地方。
△江门,别称“五邑” / 视觉中国
江门的低存在感或许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:位于珠三角地区的西缘,与广州隔了一个佛山,与深圳又隔了一个中山,颇有几分“不上不下”之感。
但在过去,江门曾仅次于广州。
无识之人还在这座城市的粤语发音里纠缠,殊不知它的来源其实很美:墟市在西江和蓬江交汇处发源,又因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,故名“江门”。
△西江和谭江穿江门而过 / 视觉中国
江门的发源地,在蓬江这个老城区。沿着三十三墟街拾级而上,便是江门最原始的风貌,元明清时期,这里还是一个水埠头,往来的商人便是乘船通过这三十三级台阶来到江门墟做买卖、贸易。
明代大儒陈白沙更有诗盛赞这一繁华景象:“十步一茅椽,非村非市廛。行人思店饭,过鸟避墟烟。”
△江门发源地,三十三墟街 / 图虫
清末,江门被开辟为“江门埠”,到了民国时期,江门更为盛极一时。在市区的长堤、仓后路、太平路一带,至今还保留了长近3公里的骑楼街,与当时的南海佛山、增城新塘、东莞石龙并称“广东四大镇”。
乃到建市后,江门还凭借着“亚洲第二大糖厂”江门甘蔗化工厂、江门柴油机厂、江门造纸厂、江门船厂、江门电池厂等企业常年跻身广东第二三位,又有“小广州”之称。
如今辖下的五邑,更是各具风土特色。
若论历史,新会区则更为古老。建制于东晋末年,长达1600年的历史令它很长时间来都是四邑地区(新会、台山、开平、恩平)的经济文化中心。宋末时期,著名的“崖山之战”在这里打响,持续300多年的宋朝彻底灭亡,又有人称“崖山之后再无正统”。
大隐隐于市的开平,则保留着广东唯一的世界级文化遗产——碉楼。
若对五邑地区的历史建筑感兴趣,开平真是个挖不尽的宝藏:按照《红楼梦》大观园所建的立园;充满欧陆风情的赤坎古镇;遍布各个村落、1833幢充满古希腊、古罗马和伊斯兰风格的开平碉楼村落群......
中西合璧的建筑错落在开平的山林之间,让人有种恍如走进上世纪的错觉,难怪《一代宗师》《让子弹飞》又在这缱绻流连。
△江门开平碉楼 / 图虫
△江门开平碉楼群
鹤山的古劳水乡,在七百多年前,便有先民把这滩涂泽国变成鱼米之乡。纵横交错的水网、错落的民居、摇曳的蕉林、遍布的鱼塘,愣是把这化身为“珠三角最后的原生态水乡”。
△江门鹤山古劳水乡 / 图虫
恩平又包揽了“中国温泉之乡”的美称,位于华南三大断裂带交汇处,源源不断的温泉从中涌出,成就了为人所熟知的锦江温泉、帝都温泉和金山温泉。只需驱车一个多小时,这里便是五邑人的大澡堂。
△江门恩平,温泉之乡 / 图虫
沿海的江门,海岛游自是必不可少的,台山的上、下川岛从未令人失望。台山的特色有很多:华侨、骑楼老街、台山大包、海岛……
每个五邑人的周末,恐怕都被上、下川岛支配过。那一句“走,去海边”,大几率不是上、下川岛就是那琴半岛,这些海岛几乎都承载过江门人第一次看海的美好期待。
△江门台山上川岛 / 图虫
尽管江门自古分五邑,但始终分不开这些共同的记忆连载,江门人惯于看碉楼、晒陈皮、逛水乡、泡温泉、游海岛,在这些日复一日的小确幸中,滋养着他们的心性。
除了饱受被问哪里人的困扰,江门人最怕被问的另一个问题是:
“你们这里有什么特产?”
每被问及,江门人都手心出汗、心跳加速,脑海里飞速旋转:陈皮?烧鹅?台山饼?支吾了半天也没个所以然,于是又给世人留下“江门无特产”的印象。
△江门特产只有陈皮? / 图虫
其实真相是,江门五邑实在太多特产,每个邑都有那么几样,邑与邑之间又各不相同,以至于真的不知说哪个才好。
若以后再有外人问到,尽可把这篇文章甩出来:别纠结特不特产了,我们特多产!
在“多产”两个字面前,江门从不整虚的。
就拿华侨来说吧,明明闽粤一带都多华侨,可江门偏偏把自己搞成了“中国第一侨乡”。
△中国第一侨乡,江门 / 图虫
直接拿数据说话,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、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,遍布全世界五大洲122个国家和地区,要知道江门市的户籍人口也不过400万人(2020年),几乎是一半一半。
中国最出名的侨乡有四个:江门、泉州、潮汕、梅州。后三者的华侨主要活动范围在东南亚,唯独江门五邑人,远渡重洋,漂泊了几乎半个地球,到美洲、大洋洲谋生活。如果真的有“最猛浪、最勤劳勇敢的打工人奖”,真该颁给江门人。
△江门这座城市有很多“华侨”元素,比如华侨中学、五邑华侨广场、五邑大学等等 / 图虫
据统计,五邑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亚洲地区的约占20%,美洲地区的直接占了70%。连当时美国人的粮仓,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五邑人开发,“金山橙”由台山人培育,开平“钵仔糕”在大洋彼岸穿街过巷地叫卖。“卖猪仔”“金山阿伯”等等词语几乎穿过了每个江门人孩提时代的记忆。
但若说“每个江门人总有一两个亲戚在海外”又有失偏颇,华侨华人祖籍基本集中在台山和开平,特别是台山,本地人口不过93万人,但旅居海外的亲友却达130多万人,美国首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是台山人,加拿大第26任总督伍冰枝也是台山人。
△台山梅家大院,1931年由华侨和侨眷创建 / 图虫
由于五邑的文化教育自古就异常发达,特别是新会,自北宋以来,就有231名进士(含状元1名)、1343名举人,再加上五邑人出洋开拓了眼界,因此江门的名人、院士特别多,又成了“院士之乡”。
原文转载自:百度他说 中国最舒服的湾区城市,被藏得好深
https://baike.baidu.com/tashuo/browse/content?id=eca9aca4e810594ed527883d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