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商业软文文章正文

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王阳明与王阳明简介

商业软文 2022年12月13日 10:14 727 陈泓言
洽谈合作:陈经理 182 1766 8777 联系微信:cqiup7

王阳明智慧,被历朝历代伟人及圣人引用。即使放到今天,我们普通人、平凡人学习王阳明,也会收获丰富,不论是从业实体经济,还是网络科技,甚至市场等,都能从王阳明思想及智慧中汲取营养和价值。书籍作为最免费的奢侈品,但是撬动人智慧和心智的大门。所以,了解王阳明,不妨从读他的书开始,逐步读,慢慢读,终究有所成就。


一、王阳明简介

编者按: 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学习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性。王阳明的一生很短暂,仅有五十七年,但他留给世人的财富却是无穷的。阳明心学要旨主要包括:心即理、知行合一、致良知。阳明心学绝不仅仅属于中国,也绝不仅仅属于古代,其思想所焕发的光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,深刻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。

为了让大家了解阳明先生,理解圣贤智慧,融入圣贤生命。现在将关于阳明先生的生平简介分享与大家,共同学习、成长!

001.jpg

王守仁简介

王守仁(1472年~1529年)字伯安,自号阳明子,浙江余姚人,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,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。

据可靠资料记载,王守仁有六世的诗书家事,他的六世祖王纲有文武长才,擅长识鉴人物。曾经拜兵部郎中,后擢广东参议,在增城死于国难。

守仁的五世祖王彦达,号“秘湖渔隐”,一生过着隐居生活,以儒学为业,却终生不仕。

守仁的四世祖王与准,伟貌长髯,绍承家学,精究《礼》《易》,尝著《易微》数千言,受父亲影响,终生不仕,号“遁石翁”。


守仁的三世祖(曾祖)王杰,号“槐里子”,淡于名利,而热于学问,著有《易春秋说》《周礼考证》《槐里杂稿》等。朝廷多次强其应诏,他都以亲老辞让。

祖父王伦,性爱竹,所居轩四周皆种竹,时常啸咏其中。在家乡以教书为业,于书无所不读,尤好《仪礼》《左氏传》《史记》等书。又好诗词和鼓琴,淡于名利。著有《竹轩稿》和《江湖杂稿》等书。祖父是对守仁有直接影响的人物,守仁幼年时常在祖父身边听其读书,且加默记。

守仁同族诸兄弟取名为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温、良、恭、俭,守仁就是在这样一个儒学气氛很浓的儒学世家中长大。

王守仁的一生,有着独特的经历,而且立德、立功、立言皆居绝顶。后世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,封建时代的完人。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,儒家最后一个圣人。不仅是明代心学大师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还是军事家、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,其学说世称“阳明心学”。不仅在当时,而且在后世、不但在中国,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。

阳明先生生平可分为五个阶段

1、天资聪颖、勤学善思的少年

王阳明出生时名为王云,五岁还不会说话,后来在一位高僧的授意下改名为王守仁,方才开口说话。十二岁在京师念书时,王阳明问熟师“何谓第一等事?”老师说“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”,他却说:“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,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。”

十五岁屡次上书献策,要平定当时的农民起义,没有被采纳,即出门远游长达一个月。十七岁结婚,当天没有参加婚礼,偶遇道士,并与其打坐学道,直到岳父将其寻回。十八岁接触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,觉得非常惊喜,要去实践,结果对着竹子七天七夜毫无所得,把自己“格”病。他在年少时代就从不循规蹈矩,所有记载都说他自少“豪迈不羁”。

2、远谪贵州,龙场悟道

明弘治十二年(1499年),王阳明27岁考取进士,授兵部主事,当时,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。

明武宗正德元年(1506年),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,被廷杖四十,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,途中被刘瑾派人追杀,他都机智地化险为夷。

王阳明在贵州龙场生活在一种宁静而条件艰苦的环境中,历年来的遭遇使其日夜反省,经常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:“圣人处此,更有何道?”一切得失荣辱,自然不足为怀。

一天半夜,他忽然对《大学》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感悟,大彻大悟格物之旨。欢呼雀跃,若痴若狂。原来他体悟到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”“心者,天地万物之主也。”“天下无心外之理,无心外之物。”“心即良知,生天生地,成鬼成帝,皆从此生。”。也就是说,圣人处世,在于自足其性,而不再向外求理。认为人的内心自然包含世界运行的规则(心即理),认识到圣人的光明品质人人都具备,这个光明品质即是良知,想从外面的事物寻找良知是错误的。圣人之学,心学也。

以后王阳明在龙场,一方面有了精神支柱,常能苦中取乐。作于此时的《龙岗漫兴》五首其一云:“投荒万里入炎州,却喜官卑得自由。心在夷居何有陋?身虽吏隐未忘忧。春山卉服时相问,雪寨兰舆每独游。拟把犁锄从许子,谩将弦诵止言游。”另一方面,物质生活也稍有改善。远近诸生闻其名,纷纷负笈来就学,于是他在龙岗山开办龙岗书院开始讲学。

就这样,他把一个地处贵州深山的荒蛮之地,变成其乐融融的传道讲学之所。一如其《诸生夜坐》云:“鸣琴复散帙,壶矢交觥筹。夜巡溪上月,小陟林间丘。村翁或招饮,洞客偕探幽。讲习有真乐,谈笑无俗流。缅怀风沂兴,千载相为谋。”

3、文治武功,辉煌功业

王阳明在龙场的讲学引起了当地官吏的关注,首次“知行合一”学说就赢得了众多学子。王阳明三年谪居期满,升任江西庐陵知县,在庐陵贯彻了他的德治思想,“为政不事威刑,惟以开导人心为本”。委曲劝谕,重在调解,囹圄日清。仅仅七个月,把庐陵治理的井井有条。
王阳明一生短暂,事功勋业多项,剿匪平叛为主要功业。
江西匪患多年,朝廷屡屡派兵清剿,匪却越剿越多。正德十二年(1517年),兵部举荐王阳明巡抚江西剿匪,镇压民变,王阳明遣使招安,并攻破蓝天凤部。将去福建剿匪时,刚到丰城,宁王朱辰濠突然举兵叛乱。王阳明积极备战,发出讨伐檄文,公布宁王的罪状,先用反间计使宁王不敢攻打南京,乘机做好防守南京的准备。宁王无奈,只得率六万人攻下九江、南康,渡长江攻安庆。王阳明调集八万大军(对外号称三十万)转攻南昌,再回击救援南昌的宁王大军,宁王溃逃,途中被擒获。王阳明用三十五天全面平息宁王之乱,因此而获”大明军神“之称。

4、功高遭忌,回乡讲学

王阳明屡建奇功,后因功高遭忌,辞官不准。嘉靖元年,其父龙山公卒,阳明在越服丧,自此朝廷六年不召,在这几年中,阳明无军务之繁,无政事之杂,可以说是一生中最为清闲的日子。其《归兴》二首云:“百战归来白发新,青山从此做闲人。峰攒尚忆冲蛮阵,云起犹疑见虏尘。岛屿微茫沧海暮,桃花烂漫武陵春。而今始信还丹诀,却笑当年识未真。”“归去休来归去休。千貂不换一羊裘。青山待我长为主,白发从他自满头。种果移花新事业,茂林修竹旧风流。多情最爱沧州伴,日日相呼理钓舟。”

借此清闲,阳明开始讲学,在绍兴、余姚一带创建书院,广收门徒。反对朱熹通过事物追求“理”的“格物致知”,提倡从自己内心去寻找“理”,认为“理”全在人心,“理”化生宇宙天地万物,人秉其秀气,故人心自秉其精要,明“本心”则明“天理”。在王阳明看来,“良知”是是非之心、好恶之心判断的唯一标准,良知人人俱有,自圣人以至愚人,无不相同,人人同具良知,人人有个判断是非善恶的自家标准。

与日益扩大的教学规模相一致,阳明此时的“致良知”之教日臻成熟。黄宗羲论阳明学成有三变说:“居越以后,所操益熟,所得益化,时时知是知非,时时无是无非,开口即得本心,更无假借凑泊。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。”同一时期,阳明提出了他著名的四句教: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”

嘉靖六年五月,朝廷命阳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,被荐征广西思田,其时阳明身体一直患病,上疏辞免,没有得到同意,由此结束了居越六年的讲学活动。

5、大儒辞世,病逝归途

嘉靖七年十月,阳明的肺病和足疮加剧,本来他就是带病出征。繁重的军务和政事,使他日夜操劳不止。而当地气候的炎热,更加重了他病情的发展。他多次上疏请求归乡养病,均未得到批复,最后只好先行由南宁返越。

是年十一月二十九日,王阳明返越途中病逝于江西省南安舟中,临终之际,他对身边学生周积说:“我要去了。”周积哭着问他有何遗言,他说: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!”须臾,瞑目而逝。时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,年五十七岁。

第二年十一月,门人会葬者千余人,葬阳明于越城城外三十里的洪溪。

中外知名人士对王阳明的推荐

王文成公,为名流人物。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皆居绝顶。

 一一王士珍(清初学者、诗人)

王阳明矫正旧风气,开出新风气,功不在禹下。

一一曾国藩(晚清中兴名臣、理学家。)

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。而救时良药,未有切于是者。

一一梁启超(清末民初维新派领袖、思想家)

日本维新,亦由王学为其先导。

一一章太炎(清末民初革命家、思想家)

一生俯首拜阳明。

 一一东乡平八郎。(日本海军元帅,军神)

500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,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。

  一一杜维明(美国哈佛大学学者、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。)

在我的生活上,我是希望跟着王阳明走的。

一一梁漱溟

明之中叶王阳明出。中兴陆学,而思想界之气象,又一新焉。

一一蔡元培

修心炼胆,全从阳明学而来。

一一日本倒幕领袖西乡隆盛

独阳明之学,简径捷易,高明往往喜之。

一一严复

终明之世,文臣用兵制胜,未有如阳明者。

一一《明史·王守仁传》

我邦阳明学之特色,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,

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,

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。

一一日本著名学者高濑武次郎




二、王阳明心学:“百病不侵,逆转命运”


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、哲学家,创立了伟大的“心学”体系,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。

他的思想一出世,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。

几百年来,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,张居正、曾国藩、章太炎、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。

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: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。

日本英雄西乡隆盛曾说:“修心炼胆,全从阳明学而来。”

纵观王阳明的一生,历经坎坷,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。

王阳明.jpg

他的成长经历,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,甚至包括身体健康和改变命运。

01修好自己这颗心,可以百病不侵

在虔州时,陈九川病倒了。

王阳明说:“关于病这个东西,格也很困难,你感觉如何?”陈九川说:“功夫的确很难。”

王阳明说:“经常保持快乐、乐观的心情,即为功夫。”

可能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:

两个得相同疾病的人,一个人性格开朗,另一个人性格忧郁。

那个性格开朗,能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的人,肯定比另外一个性格忧郁、遇事悲观的人好得快。

现代医学已经证明,对于一件相同的事情,如果人的心情不同,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。

即使碰到很困难的事情,只要心态积极,凡事看到事情的光明面,充满乐观的意念,大脑处于这种和谐的状态,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激素。

相反,如果心情忧郁悲观,整天哀声叹气,处于一种苦闷怨怒的状态,大脑受到这种恶性刺激,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。

所以如果能修养自己的心,不论什么事都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,就能促使身心处于阴阳平衡,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年轻的精神。

王阳明在龙场谪居期间,写下了一篇千年传诵的《瘗旅文》,记载了这样一件事:

正德四年秋七月初三日,有一个从京师来的小官,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,从龙场路过去上任,阴雨天黑,投宿于一苗民家。

没想到,第二天中午有人从那条路过来,说这个小官已死在路上。下午他的儿子又死了,第三天连仆人也死在山坡之下。

听到此讯,王阳明悲伤之余,命两名童子去把三具尸体埋了,并感慨地说:

我早知道你肯定会死,因为前两天我隔着篱笆望见你愁容满面,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。

如果你实在贪恋这五斗米的俸禄,就应该高高兴兴地去上任,为什么要这么不开心呢?

要知道,在遥远的路途中,餐风宿露,攀越崖壁,行走于高山野岭之顶,经常是饥渴劳累,筋骨疲惫不堪,而又有瘴厉之气时时侵扰着身体,如果这时又有忧郁哀愁积于内心,内外夹攻,岂有不死之理?

而我离开故乡来到这里,已有两年了,同样也经历了瘴毒之气的侵害,但却能安然无恙,就是因为我始终保持着豁达愉悦之心,没有一天是像你这样悲悲切切、忧郁哀愁的。

正因为王阳明在任何时候,都能保持一份愉悦、快乐的心情,被贬谪到龙场那个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时,跟随他来的仆人都病倒了,唯独他一个人无事,这正证明了拥有好心情的重要性。

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经历,与王阳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。

他被元军俘虏后,经受了三年非人的关押生活,始终刚毅不屈,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《正气歌》。

在《正气歌》中,文天祥说:

我被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,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春天,里面也像夜晚一样黑暗。

连牛马也一起关在这里,我吃的也是像给鸡、鸟所吃的粗劣不堪的食物。

一到下雨或有霜露的时节,牢房里就四处漏水,地上被冲出道道沟沟坎坎。

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,寒来暑往,说也奇怪,我居然什么病也没有生。

这其中哪有什么技巧,只不过是我身怀浩然正气,各种病邪怎能侵袭我的身心呢。

可见,心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巨大,有时甚至关乎生死。

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,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和掌握自己的心境。

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,竞争空前激烈,人们的内心普遍受到各种压力的侵扰,压力大到一定程度,就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。

这种情况下,就需要我们及时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调整。

02修好自己这颗心,可以扭转命运

王阳明针对练习书法曾说:“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,此心精明,字好亦在其中矣。”

古人不论什么事情,随时都在心上学习,等到心精明透彻了,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。

这种方法他总结为八个字:凝思静虑,拟形于心。

这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大秘密:你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形成的心理图像,会将与之相应的事物吸引过来。

纵观王阳明的一生,虽然无数坎坷,历经磨难,但令人惊奇的是,每当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,总有贵人出现,机遇也总在那看似无望的时候到来。

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他在有意无意中运用了这个方法。

因为无论在怎样困难的环境里,王阳明都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境,尽量保持在一种淡定、愉悦、快乐的状态中。

在这种状态里,呈现在他心中的心理图像,必然是积极向上的,既有对人生的美好追求,也有对事业的热切期待。

精神如此专注在美好而光明的境界上,自然就能将美好而光明的东西吸引过来。

假如一个人过多地关注那些负面事物,就会把一些负面因素留在自己的心里,甚至深深地刻印在潜意识中。

这时,他心中对自己的期待,就会有意无意地停留在那些消极的层面上。

比如借了别人一笔钱,他往往会这样想:“生活真艰难,我什么时候才能挣到这笔钱好尽快还给人家呢?”

心里总有一种忧虑、焦急的想法,这样脑海里浮现出的必然是生活艰难、钱很难挣到的心理图像。

他大部分的注意力和生命能量都集中在这些负面想法上,自然就把与之相应的东西吸引过来。

所以,我们要想在人生中获得幸福,就得 “凝思静虑,拟形于心”,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,在脑海中经常想象自己所希望的美好、幸福的事情,让它形成一幅稳定、生动的心理图像,发挥主导作用。

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那些有价值的事情上,这样才可能达到成功。

03修好自己这颗心,需要高度自律

王阳明说:“日间工夫,觉纷扰则静坐,觉懒看书则且看书,是亦因病而药。”

白天做功夫觉得烦扰,就静坐;如果懒得看书,就去看书;这是对症下药。

他告诉我们,修心的要点,在于做到克己自制,有一种自律的精神。

要做到克己自律,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、但对自己有益的事情,以此来磨砺、调控自己的心性。

换句话说,就是要经常强迫自己进入状态。

这样,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。

久而久之,这种自律行为就变成习惯,主宰着你的行为。

也许有人不赞同做事要强迫自己的说法和做法,而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一种愉悦、欢快的心情去学习、读书、做事,以为这样才符合心理学及大脑思维的规律。

因为据研究,人类的大脑只有在愉悦、快乐的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发挥作用。

但世间哪有那么多心甘情愿和心情愉悦的事?

除非是好逸恶劳,娱乐享受。

越有用的事情做起来越不舒服。

所以要考虑人性的弱点,对此王阳明和曾国藩都主张:咬牙做去!

人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动物,强大的惰性与巨大的潜力在体内共存,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,人就会变得十分懒散,做事拖拖拉拉,得过且过,十足一个平庸之辈。

而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和强迫之后,不断朝向一个目标努力,人的潜力才会被激发出来,显现出不同于常人的地方。

可以说,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,人必须强迫自己,才能将自身潜在的才华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一切的伟人和成功的人,都是对自己够狠的人。

人都有习气,蒙蔽了自己的心,习气和蒙蔽越重,强迫自己就越艰难。

但别无他法,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功夫,在一次次强迫的磨砺中,慢慢清除掉自己的坏习气,才能恢复心的本来光明。

这就是王阳明为我们指出的路。

所以,凡事多强迫自己,能获得意想不到的修为和成功。

04修好自己这颗心,需要减压心灵

王阳明说:“读书作文安能累人?人自累于得失耳。”

读书作文,怎么能牵累人呢?人其实是被自己的计较得失牵累了。

这句话道出了人之所以活得累的根本原因——精神的内耗。

这内耗则来自内心对得失的计较。

比如你做一件重要的事,会希望做的好、害怕做不好,会思虑做得好会怎样、做不好会怎样,这就是计较,内耗也就开始了。

焦虑也是如此产生的。

在这种状态下,必然会在那里患得患失,杂念丛生,而不能进入全神贯注的高效状态。表面上他很努力,其实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投入,效率很低,当然就不会有好的成绩和效果。

怎么应对?王阳明告诉我们,只要心灵提升到一定境界,有自我控制的能力,就不会给心造成牵累;即使有了牵累,也容易察觉并去掉。

比如读书的时候,知道有强记的心不对,就去掉它;知道有求快的心不对,就去掉它;知道有争强斗胜的心不对,就去掉它……

如此一来,就是一个完全没有自我计较、纯为天理的心。

所以,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更高一些的目标与追求,这样心灵就能从眼前的事情中脱身出来,立于更深、站在更高去看待这件事情,也就不再有那么多的计较了。

这样就能做许多事而不为其所累。

这是怎样一种心灵境界呢?

王阳明说:“圣人之心如明镜,只是一个明,则随感而应,无物不照。未有已往之形尚在,未照之形先具者。”

圣人的心就像明镜,清清明明,任何事物来了都可以照见,等它们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迹。

庄子也曾说过一样的话:“至人之用心若镜,不将不迎,应而不藏。”

心灵只有如此,才能在处理各种事务时悠游自如,从容不迫,应变无穷。

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,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,我们尤其需要这种“心如明镜”的状态,才能生活得更轻松快乐一点。

今天的人都追求快,古人则说:欲速则不达。

尽管我们想快,但心理急躁,就会失去冷静、从容处理事情的能力,就会感到艰难和痛苦,就会以更糟的心情来对待生活,陷入一种恶性循环。

其实我们的心灵本来有着惊人的能力和智慧,在没有外物干扰、宁静平和的状态下,能以更高的效率、更正确的方式来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。

如何才能拥有这种状态呢?答案就是一个字:闲。

白岩松说:“发呆,喝茶,看四季变化,都被认为是无用的事,都不做。那有用的事如何提升呢?大家有创意的时间吗?一有空就掏出手机,时间立刻被填补,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,也拿走了伴随着无聊的伟大创意。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喝茶发呆时想出来的,相反忙碌的时候没有想出来。”

闲有两种,一种是人闲心也闲,给自己一些时间,从繁忙中脱身出来;一种是人忙心不忙,这是需要靠人的闲去养,和在觉察克制中去修的。

无论哪种,其实对我们做事都更有利。

这也是庄子说的:无用之用,方为大用。

不要像一个美国社会学家所说的:中国人活得太累了,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个词,成功和拼搏……

我很奇怪,他们连快乐都感受不到,却想追求幸福。

王阳明说: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”

如果你觉得诸事不顺,疲惫不堪,身体也越来越差,却成绩甚微,也许你该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,去检索心内的陋习,跨越自己的心坎。

若能把心中之贼破掉,学业、家业、事业就会改观,人生问题就能釜底抽薪地解决掉。

此心光明,人生才能光明。



三、知行合一,举例说明

爱因未会先生“知行合一”之训,与宗贤、惟贤往复辩论,未能决,以问于先生。

先生曰:“试举看。”

爱曰:“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、兄当弟者,却不能孝、不能弟,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。”

先生曰:“此已被私欲隔断,不是知行的本体了。未有知而不行者,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。圣贤教人知行,正是要复那本体,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。故《大学》指个真知行与人看,说‘如好好色,如恶恶臭’。见好色属知,好好色属行,只见那好色时,已自好了,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;闻恶臭属知,恶恶臭属行,只闻那恶臭时,已自恶了,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。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,鼻中不曾闻得,便亦不甚恶,亦只是不曾知臭。就如称某人知孝、某人知弟,必是其人已曾行孝、行弟,方可称他知孝、知弟。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,便可称为知孝弟?又如知痛,必已自痛了方知痛;知寒,必已自寒了;知饥,必已自饥了。知行如何分得开?此便是知行的本体,不曾有私意隔断的。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,方可谓之知,不然只是不曾知。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!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,是甚么意?某要说做一个,是甚么意?若不知立言宗旨,只管说一个两个,亦有甚用?”

知行合一.jpg

爱曰:“古人说知行做两个,亦是要人见个分晓,一行做知的功夫,一行做行的功夫,即功夫始有下落。”

先生曰:“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。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功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若会得时,只说一个知,已自有行在;只说一个行,已自有知在。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,又说一个行者,只为世间有一种人,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,全不解思惟省察,也只是个冥行妄作,所以必说个知,方才行得是;又有一种人,茫茫荡荡悬空去思一索,全不肯着实躬行,也只是个揣摸影响,所以必说一个行,方才知得真。此是古人不得已,补偏救弊的说话,若见得这个意时,即一言而足。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,以为必先知了,然后能行。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,待知得真了,方去做行的工夫,故遂终身不行,亦遂终身不知。此不是小病痛,其来已非一日矣。某今说个知行合一,正是对病的药。又不是某凿空杜撰,知行本体原是如此。今若知得宗旨时,即说两个亦不妨,亦只是一个;若不会宗旨,便说一个,亦济得甚事?只是闲说话。”

 

【译文】

 

徐爱因未能明白先生“知行合一”的教导,与宗贤、惟贤反复辩论,仍未能明白,于是向先生请教。

先生说:“举几个例子看看。”

徐爱说:“现如今许多人知道应当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,却做不到孝顺、友爱,这样看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。”

先生说:“这是因为心已为私欲蒙蔽,不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了。没有知道了却不去做的情况,知道了而不去做,那就是不知道。圣贤教人去知、去行,用意正在于使得知与行复归其本来的面貌,不只是简单告诉你怎么去知、去做就可以了。所以《大学》里给出个真知、真行的例子,‘就像喜欢美色,就像讨厌恶臭’。见到美色属于知,去喜欢就是行,只要一见到美色便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,并不是看到美色后又起个念头去喜欢;闻到恶臭属于知,去讨厌便是行,只要一闻到恶臭便自然而然地讨厌上了,并不是闻到恶臭后又起个念头去讨厌。就像一个鼻塞的人虽然看到眼前恶臭的东西,但鼻子闻不到恶臭的气味,便不会十分讨厌它,这也只是因为不曾了解到它的臭而已。例如,称某人知道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,必然是因为这个人已有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的行为,才可以称他为知道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。如若不然,只是说些知道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的话,怎么可以称之为懂得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呢?又比如,知道痛,一定是自己痛了才知道痛;知道寒,一定是自己冷了才知道寒;知道饿,一定是自己已经饿了才知道饿。知和行如何分得开?这便是知与行的本然面貌,不曾被私心杂念所隔断。圣人教导世人,一定是要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知,否则就是还没有真正的知。这是多么紧迫而实在的功夫啊!如今硬要说知和行分作两件事是什么意思?而我将知与行说成一回事,又是什么意思?如果不知道我为何要如此说,只是去分辨知与行究竟是两回事还是一回事,又有什么用呢?”

徐爱说:“古人把知和行分作两件事,也只是要世人明白,一方面去做知的功夫,另一方面做行的功夫,这样功夫才能有着落之处。”

先生说:“你这样的理解反而是背离了古人的意思了。我曾经说过,知是行的宗旨,行是知的落实;知是行的开端,行是知的结果。如果能够领会,只要说到知,行便包含在里面了;只要说到行,知也包含在里面了。古人之所以将知和行分开来说,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类人,懵懵懂懂、任意而为,完全不加思考,只是任意妄为,因此才要提出知的概念,这样才能让他们做得恰当;还有一类人,整天空想,不肯切实躬行,全凭主观臆测,因此才要提出行的概念,这样才能让他们知得真切。这是古人不得已而提出的补偏救弊之说,如果能够领会真意,只要一句话便已足够。现如今的人却将知与行分作两边,认为必然是先知道了才能去做。如今我若只是讲习讨论如何去做知的功夫,等到知得真切之后才去行,必然会导致终身一无所成,也终身一无所知。这不是小病小痛,而是由来已久。我今日提出‘知行合一’,正是对症下药。但‘知行合一’的说法也并非我凭空杜撰出来,而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即是如此。如今你若能明白我为何如此说,即便将知行说成两回事也无妨,本质上则还是一回事;如若不明白我为何这么说,即便将知行说成一回事,又有什么用呢?只不过是说些无用的话罢了。”

 

【度阴山日】

 

1517年,王阳明到江西剿匪,接着在南昌平定朱宸濠叛乱,1527年又到广西剿匪,这三场战争的完美胜利把王阳明推到了圣人的圣坛,而王阳明在这三个战场的胜利,就要归功于他的知行合一。

知行合一,大多数人的理解,是实践和理论的结合,是知道了就要行动。

不容置疑的事实是,倘若知行合一真如此,那王阳明不可能靠它创建那么大的事功,五百年来王阳明的粉丝也不可能多如驴毛。

所以,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,没那么简单。

1508年,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创建心学,提出“心即理”的概念,第二年,他到贵阳讲学,所讲的却是“知行合一”。

阳明心学,始终是一以贯之的,王阳明不可能犯这样浅薄的错误,在创建心学的第二年,就提出另外的概念。

所以,知行合一,应该是来源于心即理。

心即理,直白而言,就是心理合一,我们的心中有天理,为人处世必须要发自本心,如此,天理才能呈现。不能心中所想和行动分道扬镳。

而知行合一,就是心理合一的另外一种表示:我们的心中有良知,良知真光明者,必有行动,必能呈现出天理。

所以说,知行合一,就是心理合一。

王阳明谈知行合一,谈的是“道”,其他的知行合一,谈的是“术”。

王阳明如何解释“知行合一”的呢?

见到美色,立刻喜欢上,不是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,是喜欢还是厌恶。见到美色,属于知,喜欢上美色,属于行。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中间没有间隔,知和行之间没有间隔,本就是一体,所以,知行就是合一的。

被雷劈中,是知,倒地是行,被雷劈中会立刻倒地,没有思考的时间。

由此可知,知行合一的知,不是知道,也不是理论,它是我们的一种本能,这本能就是良知。它知道美色是美的,知道狗屎是臭的,知道危急时刻,我们该如何快速做出决断。

本能的力量是威力无比的,是人类最厉害的力量。吃饭,人人都自动自发的吃,美色,人人都发自真诚的去喜欢,这就是本能的力量,不需要外力。阳明心学,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把遮蔽的良知这一本能恢复,创建伟大事功的一门行动哲学。

而“知行合一”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。

人生在世,如果每个念头,做的每件事,都听命良知,那最终,我们就能成为无所不能的圣人。

-->
商羊文化 工信部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23316号-1 公安备案号: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448号 电话182176687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