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商业软文文章正文

五行山在哪里哪个省?

商业软文 2022年12月10日 12:52 843 赵序
洽谈合作:陈经理 182 1766 8777 联系微信:cqiup7

根据百度检索的信息,五行山的简单介绍如下:五行山风景区位于围棋发源地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夺火乡水章村,是一处纯天然景区。其位于晋豫两省晋城新乡焦作三市之间,距郑州、洛阳、长治机场都在百公里左右,距新乡高铁东站仅60公里。站在五行山俯瞰中原大地,左脚下是新乡的南太行景区,右脚下是焦作的云台山景区。

当然如果要长篇大论来讨论五行山,也行,可阅读下文,进行详细了解。


五行山.jpg


孙悟空大闹天宫,玉皇大帝请来西天如来佛祖,将他镇压在五行山下。直到唐僧解开封印,他才恢复自由,从此甘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。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。五行山是《西游记》的大关窍,到了这里师徒相认,西游记才算是正式开始。

 

那么这座五行山,究竟在哪里呢?

 

我们来回顾一下唐僧离开长安以后的路程。贞观十三年九月三日,唐僧西出长安,先到法门寺暂歇,再至巩州城。这里吴承恩犯了一个写小说常犯的错误,巩州其实在唐代叫渭州,一直到宋代才改名为巩州,所辖大致为今陇西临洮地区。

 

离开巩州城以后,唐僧来到河州卫。河州卫的历史沿革有案可查:秦代这里叫罕羌候邑,西汉初建枹罕县,后改名金城郡。前凉始置河州,隋代河州改名枹罕郡。到了唐代,复置河州,治所枹罕。到了今天,这里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。

 

唐僧在河州福原寺稍事休息,次日出发,走了数十里,抵达双叉岭。在这里,唐僧的侍从被寅将军、牛处士、熊山君三只妖怪捉去,幸蒙太白金星化成老叟相救。《西游记》原文里说“相随老叟径出了坑坎之中,走上大路。”


“走上大路”四个字似是轻描淡写,深究起来却别有隐情。


河州是丝绸之路的南线枢纽。商队从长安出发,一路向西过渭河至天水、临洮地区,抵达枹罕——也就是唐代河州。河州境内大部横亘着一条巨大的积石山脉,难以继续西向,商队至此会折向北方,从永靖渡黄河,再西去西宁,越偏都口至张掖。


这条路虽然历经皇朝变迁,却一直顽强地幸存了下来。隋大业五年,隋炀帝为了教训吐谷浑,从长安出发亲率大军,途径陇西(渭州)来到河州,然后自永靖渡过黄河,抵达西平(宁),走的也是这条路。所以在唐代河州,这条渭州-河州-永靖-西平线依然发挥着作用。从唐僧的路线也能看出,他从长安出发以后,也是严格遵循这条商道西行。

 

但这并非是河州唯一一条大路。

 

隋炀帝在大业五年那次西征,击败了吐谷浑可汗伏允。为了确保胜利果实,隋炀帝在这里置了四郡,还让一名叫刘权的将军屯兵在河州河源郡积石镇。

 

刘权屯兵的河源郡积石镇,位于今积石山县石塬乡与县城之间,在古河州城的西北方向,积石山脉侧麓。从地图可以看出,隋炀帝屯兵于此,是为了拱卫“河州-永靖”大道,避免吐谷浑从西边发起偷袭。《资治通鉴》里对这个设置的目的说的很明白:“捍御吐谷浑,以通西域之路”。

 

既然有了屯兵,那么道路自然也得延伸过去。于是隋炀帝以枹罕为起点,向西南方向修了一条路至龙首山西麓。在龙首山分开两叉,一路南下连接甘南,一路去西北至积石镇。

 

 

于是,在大业五年以后,河州境内出现了两条路:一条路向北通向永靖黄河渡口;一条路向西南方向,在距离治所数公里之外的龙首山,这条西南道分成两叉,一路转向西北积石镇,一路继续向南至甘南。


但是,河州-积石镇这一段的“大路”只从河州修到积石镇,积石镇再往循化方向就没路了,因为他们之间横亘着积石山脉。以隋唐时期的技术力量,还不足以开辟大路。如果沿这条路到了积石镇,再想往西走,就只能折向东南,绕到临夏县境内,再继续西行。

 

了解了这些情况,再来看唐僧的路线,就会觉得颇为奇怪。

 

按道理,他离开河州以后,应该北上到永靖才是正途。可《西游记》里怎么说的呢?“及鸡方鸣,随唤从者,却又惊动寺僧,整治茶汤斋供。斋罢,出离边界。这长老心忙,太起早了。原来此时秋深时节,鸡鸣得早,只好有四更天气。一行三人,连马四口,迎着清霜,看着明月,行有数十里远近,见一山岭……”

 

唐僧听见鸡叫就要急着走。却不料福原寺的鸡都是周扒皮养的,喜欢半夜打鸣。四更天是凌晨1-3点,唐长老大半夜地就匆忙出来了。

 

如果唐僧是往北走的话,断不会“迎着清爽,看着明月。”凌晨3点的月亮应该在西边,不会在北边出现。他一路望月而行,还是大路,唯一可能去的,只有位于河州城西南方向的河州-甘南道。他走错路了。

 

可怜唐长老一心向西,禅心无碍,却不辨路径,本要往北却直奔西南而来,沿着甘南道一路稀里糊涂地走到双叉岭。双叉岭就是龙首山,龙首山距离河州城四公里左右,与“数十里远近“距离相阖。而且大路至此,一分为二,一去积石,一去甘南,以此二路分叉之特征,被称为双叉岭亦不足奇。


唐僧在这里遇妖——活该你这么早起床,正是妖怪们最活跃的时候——被太白金星所救,引上大路。有意思的是,按照常理太白金星应该拨乱反正,告诉唐僧走北线才对。但从后面唐僧的遭遇来看,他却把唐僧引到了西北线,而不是北线大路。

 

太白金星是神仙,怎么会犯错呢?


太白金星在临走之前,留给唐僧两句诗:“前行自有神徒助,莫为艰难报怨经。”也就是说,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。孙悟空被压在积石山脉达里加山下,如果唐僧往北走,根本就碰不到他了。所以神仙们处心积虑,在双叉岭略做手脚。“走上大路”四个字,指的是唐僧在双叉岭朝西北方向转向,被太白金星带上了西北积石屯兵道的“正途”。只有这个路痴圣僧走上“正途”,取经故事才能继续发展。

 

唐僧对此浑然未觉,开始沿着西北线移动。再看《西游记》里说的:“三藏舍身拚命。上了那峻岭之间。行经半日,更不见个人烟村舍。一则腹中饥了,二则路又不平。”这提供了两则信息:一是没有人烟,说明当年刘权屯兵处已然荒废;二是“上了峻岭”、“路又不平”,说明唐僧已经越过了屯兵的河塬乡,西北线的官道到这里就到头了,前头全是山岭。《西游记》里说唐僧“牵了马匹,独自个孤孤凄凄,往前苦进”,说明地势险峻,无法骑乘,正是这一段路途的真实写照。

 

唐僧不知道,他不知不觉已经离开大道,正式进入积石山县、临夏县之间的积石山脉崇山峻岭里了。


很快唐僧在山中又遭遇猛虎,所幸被猎户刘伯钦所救。刘伯钦带着唐僧返回山庄,住宿一夜。从遇刘伯钦处到回刘家庄这一段路,基本可以断定他们没有向西,而是折返回东南方向,因为刘伯钦自己说的:“你既是唐朝来的,与我都是乡里。此间还是大唐的地界”。积石县是唐代的边境线,如果他们想还在大唐境内,只能往原路返回或往东南走。唐僧不肯走回头路,那么只有东南一个方向可以选择。

 

 

刘伯钦的山庄戒备很森严,“走出三四个家僮,都是怪形恶相之类”、 “只见那四壁上挂几张强弓硬弩,插几壶箭;过梁上搭两块血腥的虎皮:墙根头插着许多枪刀叉棒”。从这些描述可见,这个山庄颇有军屯遗风,刘家极有可能是当年刘权的支脉后人,一身能斗虎的本事说不定就是隋军世代传下来的。

 

 

这个山庄的位置,当在积石山县和临夏县之间,这一带有直岭、花岭、铜锣沟、雷机沟等等,沟壑纵横,符合书中“万壑风尘冷,千崖气象奇”的景象。

 

 

唐僧在刘伯钦的山庄歇息一夜,次日上路。“行经半日,只见对面处,有一座大山,真个是高接青霄,崔巍险峻” 刘伯钦告诉他:“长老不知。此山唤做两界山。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,西半边乃是鞑靼的地界。那厢狼虎,不伏我降,我却也不能过界…”可知这两界山就是河州卫国境的地理分界线。

 

 

而这里,就是镇压孙悟空的五行山了。

 

 

这个地方地图上能查到么?能。

 

 

以刘家庄为中心,划一个半日路程的圆圈。我们会发现,在临夏麻尼寺沟乡境西北的海东地区,有一座达里加山,临夏州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共享。这里是临夏州的最高点,海拔最高到4636米,号称河州珠穆朗玛。在达里加主峰东南有一处海拔4250米的天池,四周五峰联立,因此又称为五山池,又名雾山池,是大夏河支流老鸦关河的源头。

 

 

这就有意思了,如来镇压孙悟空的时候,说的明明白白,“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,唤名五行山”。按照这个描述的话,五行山跟五峰池的地址是十分接近的。而达里加在藏语里,是“神山”的意思——藏民们供奉的密宗之祖,不正是释迦牟尼的法身大日如来么?

 

 

也就是说,《西游记》里的五行山,应该就在如今的积石山脉达里加山中。当年唐僧解开封印以后,压制悟空的石匣山体崩塌,变成了一个天池。

 

 

书里也是这么写的。刘伯钦“登此山如行平地。正走到半山之中”,到了半山,两个人正在拜别,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道:“我来也!我来也!”正是孙大圣。

 

 

仔细看他们的行动:刘伯钦等走到半山,方才听到山脚下孙悟空的叫喊,然后三藏法师和刘伯钦牵马下山,才见到石匣里的大圣。可见孙悟空的石匣不在两界山东侧,也不在西侧,而是在两界山的中间。惟有如此,刘、三藏才会登山到一半,才听见他叫喊,否则早在登山之初就发现了,何必爬到一半才下来呢?

 

 

由此可见,两界山的山体是自中间断裂开来,形成一个M状。孙悟空的石匣并非位于山脚,而是位于M中底部,唐僧等人自东边登上,登到半山,听见孙悟空喊,继续前行,沿M的左侧斜线“牵马下山”,方才看到石匣。这时他们并不在两界山的两侧山麓,而是位于两界山中央凹陷。

 

 

考察达里加山和五峰池的地质关系,我们可以知道,两界山=达里加山,五峰池=五行山。两界、五行并非是一座山。两界山是一个左右分裂的山架子,古已有之,而整个五行山则是要到如来镇压孙悟空时,才从天而降,落在两界山的裂口之上。

 

 

那么五行山是何时落下来的呢?

 

 

刘伯钦说是五百年前王莽篡汉之时。贞观十三年,是公元639年。500年前,那应该是公元139年,也就是东汉永和四年,汉顺帝在位。而刘伯钦言是王莽篡汉之时,那是公元九年,前后差着130年,估计是口儿相传记错了。

 

 

永和四年是孙悟空刑期的第一年,天上一日,地上一年,那么他大闹天宫被如来降伏,应该是永和三年的事。

 

 

查《后汉书天文志》:

 

(永和)三年二月辛巳,太白昼见,戊子,在荧惑西南,光芒相犯。辛丑,有流星大如斗,从西北东行,长八九尺,色赤黄,有声隆隆如雷。三月壬子,太白昼见。六月丙午,太白昼见。八月乙卯,太白昼见。闰月甲寅,辰星入舆鬼。己酉,荧惑入太微。乙卯,太白昼见。太白者,将军之官,又为西州。昼见,阴盛,与君争明。荧惑与太白相犯,为兵丧。流星为使,声隆隆,怒之象也。

 

 

“荧惑西南,光芒相犯”,这是踢翻老君的炼丹炉;“流星大如斗,从西北东行,长八九尺,色赤黄,有声隆隆如雷”,这是大圣盛怒之下一路乱打,九曜星闭门闭户,四天王无影无形; “荧惑与太白相犯,为兵丧。流星为使,声隆隆,怒之象也” 这是大圣打到通明殿里,灵霄殿外,三十六员雷部神将围着大圣,却不能近身。

 

 

后汉书总结这段天象说:“辰星入舆鬼,为大臣有死者。荧惑入太微,乱臣在廷中。”妥妥的大闹天宫范儿。可见孙大圣在天庭这一通大闹,不光惊动了神仙,连凡人们都留下了一段华丽的天文记录。

 

 

而辛巳的天文异象刚刚结束,马上在同一月的乙亥又出事了:金城郡(今永靖)和陇西郡(今临洮)发生了大地震。临夏,恰好就在永靖和临洮之间——不用问,这自然是五行山一屁股砸下来所引发的动静。

 

 

然后从次年开始,孙悟空就被五行山镇压在如今的临夏积石山脉达里加山下,一直到五百年后遇见唐僧。

 

 

五行山飞来是在汉代,去唐年代久远,又缺少记录,只是故老口耳相传,慢慢大家都把它们当成一座山来看待。等到了唐王征西定国时,准备划分国界。一般国界划分的原则多以沟壑岭河为界,唐王看到这座山的M造型,觉得山体的中央凹陷简直就是天然的国境线,于是便以两界为名,彻底把两者混为一谈。刘伯钦说:“这山旧名五行山,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,改名两界山。”就是证据。

 

 

至此,我们已经对五行山一带的地质关系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:唐僧先入积石山脉,再登两界山(达里加山),登到一半,听到孙悟空的呼喊,寻到石匣(五行山)。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。这一切,都是发生在河州境内。

 

 

发现这个缘由以后,我兴趣大起,决定再仔细查一查,结果发现,河州这个地方,跟孙悟空还挺有缘分的。《尚书.禹贡》云:(大禹)“导河自积石,至龙门,入于沧海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记载:禹“道河积石,至于龙门。”

 

 

积石山脉又叫阿尼马卿山,藏语里是黄河之祖的意思,是黄河上游源头之一。大禹在这里开始治水,再正常不过。可见这临夏之地,还是大禹治水的起点所在。

 

 

大家都知道,大禹在治水的时候,有一件测量江海深浅的法宝,叫做定海神针铁,也叫如意金箍棒……

 

 

巧了,孙悟空当年被镇压的地方,恰好也是他的兵器出世之地。

 

 

这是不是有点太巧了?

但巧合还不止如此。

上古之时,共工与祝融争位。共工失败,怒触不周山,天倾西北。天倾西北,也就是说这不周山位于西北方向。根据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的记载:“西北海之外,大荒之隅,有山而不合,名曰不周。有水曰寒暑之水。水西有湿山,水东有幕山”可见到了山海经的时代,不周山仍旧存在,而这山的最显著特征之一,就是“不合”

不合,即是分裂;而且还特别高,可以视为天柱。西北方向同时具备这两种地貌特征的,莫过于海拔4636米的达里加山。“寒暑之水” 显然指的是黄河。黄河在河州这一段的走势,是走西北到东南的斜线,其西侧有积石山脉余脉,其东有烟墩山,与“有水曰寒暑之水。水西有湿山,水东有幕山”的特征完全吻合。

所以在五行山飞来之前,两界山(达里加山)在上古时代,很可能就是不周山

而围绕不周山最有名的传说,不是共工祝融,而是女娲补天

事实上,根据临夏当地民间传说,积石山脉的名字,根本就是来自于女娲补天。相传女娲在此补天,补天用剩下的石头堆成一座高大的石山。这些石头质地与天穹一样,还会随着日出日落变换颜色,所以叫做积石山。

我们现在发现了,河州真是个神奇的地方。它是天地崩塌之处、女娲炼石补天之处、大禹治水的起点,还是孙悟空被镇压的囚笼。这些传奇故事怎么会凑到一处?这几者之间有何联系?

女娲补天,把用剩下的石头堆在这里,形成积石山。这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识?

中国最有名的石头,除了孙悟空,还有一块。而这一块,恰好就和女娲补天的故事息息相关。这就得引入另外一本与《西游记》齐名的名著《红楼梦》。

《红楼梦》里说:“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,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、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。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,单单剩下一块未用,弃在青埂峰下。”

这地方到底在哪里?还是要去山海经里找答案。《山海经·大荒东经》:“ 东海之外,大荒之中,有山名曰大言,日月所出” 大言,就是胡说,胡说即是无稽。于是通过大荒-大言-无稽这个坐标,可以锁定这青埂峰是在东海之外。

等一等,这个地方,总觉得有些眼熟?

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,名曰傲来国。国近东海,海中有一座名山,唤为花果山。花果山上恰好也有一块感了灵性的石头。而且听听这花果山上那石头附近的景色,说“一条涧壑藤萝密,四面原堤草色新”,青者,草色;埂者,堤坝,意即隄埂。明明白白就是青埂之意。

于是事实很明显了。东胜神洲海外,即是东海之外;大荒之中,即是花果山;无稽崖青埂峰,则是灵石栖身之地。花果山的那块灵石,正是女娲扔在大荒山的那块。

女娲不是在河州补天么?怎么又去了花果山呢?

这里其实有一个误解。

补天和炼石,是两回事,两道工序。就好比盖房子的时候,混凝土搅拌都是在别处配好,再送到工地来。

《淮南子览·览冥训》载:“往古之时,四极废,九州裂。天不兼覆,地不周载。火爁焱而不灭,水浩洋而不息。猛兽食颛民,鸷鹰攫老弱。于是,女娲炼五色石,以补苍天;断鳌足,以立四极;杀黑龙,以济冀州;积芦灰,以止淫水。”

可见女娲那时候并不是只有补天一个项目,她的工程遍布九州。因此她不可能在每一处施工地点都就近设置原料配给,而是要采取一些更有效率的手段——建立一个大的物流中心,把所有原料都集中在此,分散供应。

女娲需要石料、需要鳌足,还需要大量的芦灰。其中鳌足比较难弄,必须要在东海才有,其他物资相对容易取得。花果山号称“十洲之祖脉,三岛之来龙”、“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,万劫无移大地根”,可见石料丰富,而且植被丰富,制芦灰也非常便利;花果山又在东海之中,方便捕鳌。从全国救灾布局来看,这是最理想的物资加工集散地。

可见女娲是在花果山炼石,然后再搬运去河州两界山进行补天。虽然常人看来两地距离太过遥远,但对着眼九州的女神来说,并不太难。

可是查《西游记》与《红楼梦》,花果山的石头,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,有二丈四尺围圆。而大荒山的石头高十二丈、见方二十四丈大。两者大小完全不同,岂不是矛盾吗?

这其中必有波折,而这个波折与后面的传说大有关系。

女娲炼石,显然是在石猴出世之前。《红楼梦》说青埂峰下这石头,“自经锻炼之后,灵性已通”,可以“自来自去,可大可小。”就是说它不光可以变化,还会走动。

有灵性,说明它这时候变得跟人一样,心态也与人心一般无二。这石头本来就是一腔愤懑,“因见众石俱得补天,独自己无才,不得入选,遂自怨自愧,日夜悲哀。”,如今能走了,按照人的心理逻辑推断,它第一个地方,会去哪里呢?

显然是不周山。它没机会去补天,那么去看一眼补天之地,也算是能够稍微弥补一下遗憾。就好像现在的学生,就算没考上北大,好歹亲眼去看一眼也好。

于是它就跑到不周山(达里加山),恰好赶上大禹治水,正为缺少一件“能大能小”的量器而烦恼……

我小时候听女娲补天的传说,一直有一个疑问。石头炼出来的,都是岩浆,怎么能够用来补天呢?

任何神话,反应的都是同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和技术能力。神祗们的一举一动,都有其现实基础。后羿射日,代表了弓箭的利用;周穆王见西王母,代表了马车的兴盛;龙王的传说,则是先民迈向海洋的想象。女娲炼石,应该也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折射。

但没有一个人类文明会无聊到把石头炼成岩浆,因为这没有意义。所以,我认为女娲所谓的“炼石”,炼的不是普通石,而是铁矿石。女娲搜集石块焚化补天,实际上是一个金属冶炼的过程。古人最早掌握的是块炼铁,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,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,再经锻打成形——这和女娲炼石的步骤十分相似。

也就是说,这块无才补天的“灵石”其实是一块铁矿石,它的特征是五彩晶莹。大自然中有一种针铁矿,水合铁氧化物,颜色很丰富,由黄褐色到红色都有,色彩斑斓,从前还被人当作颜色原料使用,在古人眼中当得起“五彩”的名号。灵石应该就属于这一类。

这只成精的铁矿石虽然没资格去补天,但经过女娲的冶炼,它变成了一块上好的熟铁。这么一块好材料突然跑到积石山去,遇见大禹,试想治水急缺材料的大禹会怎么选择?

不过大禹收复原石也着实费了一番手脚。

在唐代笔记《戎幕闲谈》里,记载了大禹在桐柏山与“形若猿猴,缩鼻高额”的淮涡水神无支祁大战。《闲谈》里面提及无支祁有一项特长:“善应对言语,辨江淮之浅深,原隰之远近”,这个功能与金箍棒是一样的。

这条线索说明,无支祁实际上就是金箍棒。可以推想当时的情景:原石抵达积石山,被大禹看中,想要拿他去“辨江淮之深浅”,却遭到了顽强抵抗。他们从积石一路打到淮河,原石化身为淮涡水神无支祁,“惊风走雷,石号木鸣”,最后大禹费尽手脚,才把他压服,镇在龟山之下。

不过大禹并没把无支祁留在龟山很久。《西游记》借龙王之口说得明白:“棒是九转镔铁炼,老君亲手炉中煅。禹王求得号神珍,四海八河为定验。” 可见,很快就送到太上老君那里进一步加碳锻炼,直到从熟铁变成镔铁,也就是钢,才拿来打成棒子,用来测量深浅。而正因为它的材质是针铁矿,所以才被命名为 “定海神针”而不是什么“定海神柱”或“定海神棍”。

不过大禹应该没有把材料都用完。

《红楼梦》里灵石原矿是“高十二丈、见方二十四丈大”,是个长立方体。再看孙悟空出世时的灵石:“三丈六尺五寸高,有二丈四尺围圆”,出铁率低得惊人,也不知道老君的炉子是怎么烧的,兜率宫里贪渎了多少。

可怜化身无支祁的原石,大部分精华被淬炼浓缩成了金箍棒,只剩下一块小石头幸存下来,得以返回花果山,孕育出一只石猴。

这也就解释了,为何孙猴子见别的都不趁手,只是金箍棒一见如故。而那金箍棒别人多使唤不了,唯独孙悟空他能随口指挥——盖因两者根本就是一体所出。

关于孙悟空不是石猴而是铁猴的证据很多。孙悟空被二郎神擒住以后,刀砍斧剁,雷劈火烧都拿他没办法,最后还是太上老君出了个主意:“那猴吃了蟠桃,饮了御酒,又盗了仙丹,我那五壶丹,有生有熟,被他都吃在肚里,运用三昧火,煅成一块,所以浑做金钢之躯,急不能伤。”完全是炼铁的口吻。然后老君又建议说“不若与老道领去,放在八卦炉中,以文武火煅炼。炼出我的丹来,他身自为灰烬矣。”这说明他已经想起来了,自己曾经把原石炼成金箍棒,如今故伎重演,炼这矿渣又有什么难的?

孙悟空一进炼丹炉,躲在有烟无火的巽宫位置,熏出个火眼金睛。他对地形如此熟悉,自然是因为曾经进过一次的关系。

等到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,如来吩咐他饥时,与他铁丸子吃;渴时,与他溶化的铜汁饮,也是看穿了他其实是铁矿石成精,要给他大补。

高老庄孙悟空抓了猪八戒,吴承恩还插了一首诗:“金性刚强能克木,心猿降得木龙归。金从木顺皆为一,木恋金仁总发挥。”把孙悟空比为五行中的金,意指再明显不过。

我们更不要忘记,早在《西游记》之前,南宋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里的孙悟空原型,就是叫做“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”。

种种证据都表明,孙悟空和金箍棒是同源所出,女娲补天遗弃的铁矿石成精。

但这时候,另外一个矛盾就产生了。

我们都知道,《西游记》里说这块灵石化为石猴,保护唐僧西天取经;《红楼梦>里却说那块灵石后来化为通灵宝玉,被一僧一道携去了凡尘。

一块灵石,如何能有两种下落呢?

要知道,第一个拜访五行山的和尚不是唐僧,而是一个叫昙河迦罗的人。

昙河迦罗是印度律学大师,自西域前往中土传教。他在曹魏嘉平二年(250年)抵达洛阳。昙河迦罗是从西域过来的,到洛阳最快捷的路是从走西宁-永靖-枹罕-陇西-长安一线。枹罕(河州)是他必然会经过的地方。

昙河迦罗来到洛阳以后,除了译经以外,还在白马寺设戒坛,建立羯磨法,首创戒度僧制度。当时洛阳有一个僧人率先登坛受戒,成为汉家沙门第一人。

顺带一说,这人姓朱,俗家名士行,受戒后的法号是八戒。

朱八戒同志在十年以后,从雍州出发,经过河西走廊至敦煌,直抵于阗国求取真经。巧的是,朱八戒想求的经,叫做《大品般若》,乃是大乘佛经的重要典籍。在于阗国,八戒抄录了《大品般若》梵本九十章六十万字,本打算带回洛阳。但小乘教派的僧侣横加阻挠,游说国王禁止,生怕大乘传到中土发扬光大。八戒大怒,把抄本扔到火里,说火不焚经,即见佛法。结果抄本在火里丝毫未损,国王无奈,只得应允。八戒弟子把它千辛万苦送回中土,译成汉言,起名《放光般若》——当然,这是后话了。

就在昙河迦罗路过枹罕的同一年,这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
蜀汉卫将军姜维在这一年突然进攻西平。当时征西将军郭淮刚刚卸任,新上任的雍州刺史陈泰在从陇西到西平之间布置了一条绵密的防线,防线的核心就在枹罕。姜维带兵不多,只有一万多人,结果不克而归。

当时在枹罕魏军的阵营里,有一个叫张盛的年轻人。这人来头不小,是张道陵的后人,张鲁的第三子。

张道陵在汉中创五斗米教,称正一天师,做《老子想尔注》,始称教内修行体道者为“道士”。张道陵死后,天师之位传至张衡,再至张鲁。张鲁降曹,五斗米教遂冲破汉中一隅,扩散到中原地区。张鲁去世,其子张富(又名张滋)继嗣。他的四个弟弟张永、张盛、张溢、张巨,都在曹魏有官职。张滋继承的是张鲁的爵位,而宗教上面的衣钵,则被张盛继承,成为第四代天师。

一僧昙河迦罗,一道张盛,两个人在嘉平二年齐聚枹罕。而这时候,孙悟空在枹罕境内的五行山下已经压了一百一十四年。红楼梦里所说的“一僧一道携石远游”,与此相合。只不过在地点上有些含混,误把“补天”处的积石山和“炼石”处的花果山混为一谈了。

积石山脉真是这块灵石的克星,它在这里一未得选入补天之列,又被大禹炼去了大半菁华。如来选择把孙悟空镇压在此,显然也是存了借用此地的运势克制猴子的念头。但这样还不足以放心,所以释教与道教联手派出了昙河迦罗和张盛,又去了一趟五行山,故意说些红尘中荣华富贵,让顽石动了心思。茫茫大士,渺渺真人云云,全是马甲。

经过一番唇舌诱惑,释道两家的目的最终达到了。那石灵不知是计,以为两位仙师要帮自己恢复自由,毅然留下孙悟空的肉体在山下受刑,自己跟着这一僧一道下了山去。《西游记》虽未明言此事,却用了两句诗隐晦表达其中关节:“恶贯满盈身受困,善根不绝气还升”,可见这时候的孙悟空,灵与肉分开了。

其实昙河迦罗和张盛带走的,不是什么“善根”,而是“恶根”,说的再明白点,是孙悟空的戾气。只有先去除孙悟空的滔天戾气,才能保证他乖乖跟唐僧西去。

这也就解释了,为什么后来唐僧遇见的孙悟空,暴戾之气大不如前,即便是偶露不耐,也是残余性情使然,稍加念咒即可平服。但这一灵肉分离的举动,也并非是全无代价。戾气一去,战意也随之低落,结果导致曾经大闹天宫的孙大圣实力急遽跌落,在取经路上经常拿一群山精兽怪毫无办法。

若是当年的齐天大圣,哪用得着十四年功夫才把唐僧护送到西天?如来和天庭为了维稳,也只能选择忍受低效率的基层执行力度了。

围绕这个分离出来的戾气石灵,道教和释教做了一个交换——释教放弃对石灵的控制,相应的,昙河迦罗前往洛阳开创了沙门戒律,让佛法在中土更加广大。而得到石灵的孙盛则在永嘉年间南渡,携印剑经箓来到鄱阳郡中的龙虎山里隐居,开创正一道龙虎宗。那块代表了孙悟空“戾气”的石灵,也被存放于此。

从此历代张天师,即以龙虎山为祖山,代代相传。后来到了北宋嘉佑三年,洪太尉去龙虎山去寻天师,此时是30代天师张继先在位。洪太尉妄自尊大,发现山中有一处伏魔殿,非要开门,结果在里面发现一块石碑。他掀开石碑,误走了一百零八个魔王。

《水浒传》是怎么描述当时情景的呢?“泰华山头,巨灵神一劈山峰碎。共工奋怒,去盔撞倒了不周山。”

两句单独看,都没什么特别奇怪的,但如果把巨灵神和不周山的典故并列,唯一的重合点,即是孙悟空。也就是说,这是一个明显暗示,此石碑与孙悟空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
这块石碑,自然就是当年被张盛带回龙虎山的戾气石灵。张继先解释来历时说:“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”,这个“洞玄国师“指的是第十四代天师张慈正,在位跨越大唐太宗、高宗两朝。

张盛带石进山是西晋永嘉年间,这么多年都平安无事,为何到了张慈正时代才想起来要封锁魔王呢?

那自然是因为孙悟空在贞观十三年出世,惊动了与他同气连枝的戾气石灵,于是后者在同一时间也试图离开龙虎山,它成功了。成功逃脱束缚的它化身成了一头六耳猕猴,直奔取经队伍而去,引发了真假孙悟空的故事。

如来在真假悟空之争时曾讲道:“汝等俱是一心,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。”说的就是当年孙悟空一分而二灵肉分离的掌故。这六耳猕猴正是悟空心中的戾气所化,两者本为一体。

对此,明末董说的《西游补》里说的更明白:“老人道:“大圣,吾叫做孙悟空。”行者道:“我也叫做孙悟空,你又叫做孙悟空!一个功劳簿上,如何却有两个孙倍空?你且说平日做些什么勾当来,等我记些事实罢了。”老人道:“若问我的勾当,也怕杀人哩!五百年前要夺天宫坐坐,玉帝封我弼马温做做。齐天大圣是我,五行山下苦一苦,苦一苦,苦得一个唐僧来。”行者大怒,道:“你这六耳猕猴泼贼!来耍我么?看棒!”耳中取出金箍捧望前打下。老人拂袖而走,喝一声道:“正叫做自家人救自家人,可惜你以不真为真,真为不真!”突然一道金光飞入眼中,老人模样即时不见。行者方才醒悟是自己真神出现,慌忙又唱一个大喏,拜谢自家。”

这一段故事,把两者的关系分剖的明明白白。所谓六耳猕猴,其实是孙悟空的真神、是他心中所存的戾气。

我们之前考证金箍棒与孙悟空的关系,也是一体。这就可以解释,为何六耳猕猴化身成假孙悟空,却能与真悟空的金箍棒抗衡,盖因此三者系出同源,俱是无支祁连一体所化之故。

六耳猕猴在取经路上险些酿成大祸,幸亏如来及时出手,让它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,碎成一百零八块散碎石片。唐僧师徒继续西行,而这些散碎石块则被如来遣人送回龙虎山。

本来压制悟空是释、道两教联手所为,如今道教失察走了魔王,反被释教解决,道教失去面子不说,弘教的主动权也因而丧失。是以大唐自太宗以降,崇佛之风日盛,几十年后彻底压过道教——如来当初不让昙河迦罗争石,故意让道家张盛保管戾气石灵,无疑是早就算到了这一步。取经只是幌子,谋取中土佛权是真。

戾气石灵被送回龙虎山以后,惹出祸事的张天师不敢掉以轻心,建起伏魔殿,把这些碎片死死封住,历代不许开启。直到洪太尉出现,这些石灵才挣脱而出,又酿成一番大祸事。道教好不容易经营出一个崇道的宋徽宗,生生又被这一意外事故搞乱了局面。

这一百零八魔王闹了一段,相继感神归位。道教到了这时节,方才明白如来的用意,自然不敢再把它留在龙虎山,干脆把碎片重新熔炼一起,炼出一个混世魔王,在释教默许之下送入凡间应劫。等到劫数满了,一僧一道再次出现,把它回到花果山青埂峰下的本源之地,故意在石上记录下一段凡间经历,前面嫁接补天缘由,中间一大段经历俱被删削,好教世人以为这石灵自补天被弃以后一直在这里,不曾离开,而真实经历再再无人知晓。

在空空道人降临之前,《红楼梦》言这石头经历所谓“不知过了几世几劫。”其实就是指它数次化形遇劫的离奇经历:一世为女娲之石,落选补天应劫;二世为水神无支祁,大战禹神应劫;三世为定海神针,炉中熔炼应劫;四世为齐天大圣,五行山下应劫;五世为戾气石灵,灵肉分离应劫;六世为六耳猕猴,惨遭棒杀应劫;七世化为一百零八魔王,神聚蓼儿洼应劫;直到第八世才变成通灵宝玉,荣国府家破人亡应劫。

空空道人见石上字迹分明,编述历历,记载着木石前盟金玉良缘,自以为得了真传,实是买椟还珠,只取走了悬幌虚饰,殊不知“不知过了几世几劫”八字后头,才藏着偌大的故事哩。而那通灵宝玉上镌刻的“莫失莫忘”,想来该是石灵记忆被篡前喊出的最后希冀吧? 

 


互联网与人工智能 工信部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23316号-1 公安备案号: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448号 电话18217668777